内蒙古文学>玄幻奇幻>寒门贵子 > 第七十二章 画眉墨
    用针刺代替刀锯来黥面,是梁朝之后才有的事,一直延伸至赵宋,才全面废弃了刀锯,所有人犯改用针刺。至于以针刺青,唐朝就开始民间化了,甚至出现了以鬻刺为生的手艺人,街头的游侠儿都是熟客,动物、人物、花树、佛像、文字,什么新奇刺什么,比起后世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    履霜生在楚国,自然没有听过这些,也不明白小小的缝衣针能有什么用,但她没有多话,忙回屋去取。过了片刻,提着一个小小的木匣进来,身后跟着明显来看热闹的秋分和冬至。

    打开木匣,里面分了上下两层,做工精巧,布局合理,小小的空间放有细细长长的眉笔,十数粒胭脂豆,几十钱的香粉,还有一块鹅卵石大小的墨色块状物,不知是何用途,其他林林总总,不下十几样妆品,称得上琳琅满目。

    徐佑扫看了一眼,奇道:“这是细柳笔,听说写小字最佳,你竟然用来黛眉……还有这个,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他拿起那个墨色块状物,放到鼻端闻了闻,没什么特别的气味。履霜笑道:“这是集香石,也是青罗黛,放入水中研磨开,用细柳笔润一润,就能直接在天眉上着色。”

    原来是画眉墨,徐佑恍然,黛眉要用墨,也就是一种黑色的矿物质,被称为石黛、青黛、墨丹等,男子用来书写,女子用来黛眉,所以也叫画眉墨。用的时候放到特制的砚台里研成粉末,然后调水使用。没想到楚国已经出现了替代石墨的制成品,不用费力研碎,直接调水即可!

    “集香石……好名字!”

    等履霜将集香石调好水,散开的墨汁不算太黑,介于绿和黑之间。徐佑取出缝衣针,就着烛火消了毒,示意履霜用细柳笔蘸了墨,然后在山宗的眉角上轻轻一点,针尖随即在墨点上刺了进去。

    血迹渗出,墨痕旋即印入了肌肤表层,清晰可见。徐佑只是给履霜做示范,把针交到她的手里,道:“就这样来,先去了他的天眉,再用针一点点刺出眉形,缺月也好,抚云也罢,或者小山、垂珠都可。只要让他的脸型变得柔和些,不那么出众就是了!”

    履霜惊讶的望着徐佑,道:“小郎,你怎么懂的这么多?这种纹眉法子,我还是第一次见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跟黥面没什么区别,黥面要先刻字,再染墨,但刀锯钻凿对人的伤害太大。用针的话,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伤害,不过针尖太细,受不住墨,要先染,再刻字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的事交给履霜,徐佑出门时吩咐道:“对了,以后不要再叫山郎君了,忘记山宗这个名字,他现在叫惊蛰!”

    离开了房间,冬至汇报了一件事,道:“郎君,还记得之前你让我打探大德寺的那个和尚吗?”

    “记得,怎么,查出他的身份了?”

    “嗯,我找了一个伶俐的眼线,混进大德寺的建造场地里作工,陆续传回来一些真真假假的情报。因为大都比较琐碎,就没有及时向小郎禀告,不过昨日又送来一份情报,对那个和尚的来历终于有了一个笼统的认知。”

    “说来听听!”

    “他叫竺无漏,竺法言的弟子之一,平时很低调,身着白衣,极少抛头露面,也很少参与辩难,不知佛法修为深浅。”

    “无漏?”

    佛门的本无宗以竺道融为尊,目前活在世的道字辈的高僧不多,接着就是法字辈,这次派到钱塘住持大德寺的是竺道融的大弟子竺法言。然后是无字辈,竺无漏能成为竺法言的亲传弟子,必定有过人之处,不会像情报里说的那么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