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说,李家婶子的这桩人情,她还真是没打算要。因为本来就没有帮到的忙,哪里算是什么人情呢。

    这就好比看到一个落水的人,众人都站在岸边看,不停的哀声唏嘘着,可是没有人下水去救人。最后落水人淹死了,难道家属还要逐一去感谢那些围观唏嘘的人吗?

    其实,还真是给苏瑾瑶猜着了。当初傻丫头挨打,确实是有不少人看着的,可是真心没有一个人过来拉架、制止过。大多数的人都忌惮柳王氏的刁蛮、泼辣,没有人愿意管闲事,才让傻丫头丢掉了一条命。

    如今听了苏瑾瑶这么说,李家婶子翻了个白眼,愤愤地说了苏瑾瑶一句“良心都让狗吃了。”

    苏瑾瑶反而笑了,点点头道“见死不救,良心确实叫狗吃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李家婶子气得说不出话来,又道“瑾瑶,你几次来买米买菜,我都没有亏过你吧?”

    苏瑾瑶点点头道“这个倒真是,李家婶子卖菜真正的实惠。菜都是最新鲜的,米也都称的足斤足量。要是听你这么一说,我倒是真的觉得是我不对了。我看,以后我可是不好意思来你家买菜了。”

    苏瑾瑶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,她每次来买米买菜,买的不算多可也不算少了。但她也都是从来不讲价,也不会去别人家比价格。甚至前一次抹零,后一次苏瑾瑶都多给了一些补回来了,更是从来都不赊账的。

    而屏山村好些个大姑娘、小媳妇去买菜,全都是挑挑拣拣,顺带死命的要讲价、要便宜的。结帐单时候抹零不算,都是买半棵白菜,还要顺手揪一棵大葱走的那种。

    像是苏瑾瑶这样的好主顾,可是真心难找的。她就算是不来李家买菜,估计去别人家也都是乐呵呵的好好招待着,连买带送的东西也必定不会少。

    苏瑾瑶这话一出口,李家婶子的嘴角抽了抽,赶紧道“行了,一码归一码,该买菜你还是来我家买。这分家的事,也是你提醒的对,我们现在就琢磨着,给大姐那份怎么均出来吧。”

    苏瑾瑶便不说话了,站在春妞的身边,等着李家的几个哥哥嫂子研究。其实李家人相处的还算不错了,那位春妞没见过的大姐嫁到了别的村十来年,回来的次数都有限的。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,不一定就会回来要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既然春妞都提出把自己那份东西分出来点,这三家也都商量着各自分点东西出来,算是给大姐留出一份了。怎么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,这样也不算是娘家人亏待了她。

    说定了,这分家的事就算是彻底结束了。

    四平和春妞明面上分了二两银子,一亩水田、一亩旱田,但是要从新盖的主屋里搬出去另起炉灶,那二两银子估计得有一半要搭在修房子上。

    后院板棚里的粮食也简单的分了分,春妞说她不多要就真的没有要多少,只要了三袋子糙米、一袋子精米而已。这些米要吃到秋天勉强够了,到时候水田里打出来的粮食有多少算多少吧,够他们家来年吃饭就行了。

    旱田现在种的是玉米和黄豆,还有一亩地也是种了菜。分地的时候没人问过春妞,就给他们家一亩玉米地。不过,明年他们想种啥就自己说的算了。

    这次算是彻底分完了,李家嫂子看了苏瑾瑶一眼,也不再提留她吃饭的事了。

    苏瑾瑶也没想多待,这一通折腾,小半天都过去了,她连早饭都没吃呢,这会儿又累又饿,身上衣服也是半干的,难受的要命,只想回家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