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文护明白宇文毓的用意,但,宇文护一点不认为宇文毓能翻出什么浪,而且,卓爷那个人,宇文护不认为是个能随便受人摆布的,除非能提供对焜昱国有利的条件,但,现在的宇文毓,自身都难保,能给焜昱国什么利益,所以,宇文护像看跳梁小丑一般,没将宇文毓这个动作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泫明白宇文毓的用意,可是,她不能做任何改变历史的事情。

    中国经历了种种磨难,才有了今天的辉煌,这些磨难,都是中国崛起不可缺少的,如果不经历这些磨难的打磨,在现代的世界中,中国恐怕除了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外,也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,更不可能有底气与英美等老牌帝国叫板,那么,清末乃至民国时期的屈辱、牺牲,还要在这片古老大地上不断重复上演,那将是个什么局面?恐怕比清末时期更加黑暗吧。

    所以,泫除了对焜昱国上上心,对外,只想做一个安静、美丽的吃瓜群众,谁也不能阻挡她一颗吃瓜的心!呃,好吧,暂时被宇文觉给稍稍破坏了下,所以,泫要坚决抱着西瓜不放,一吃到底!

    泫这么想,至于宇文毓,他也知道,就算把卓爷拉拢来了,也不能太依靠卓爷,否则,赶走一个宇文护,又来一个卓爷,那岂不是废半天力,却做了无用功?靠天靠人不如靠自己,宇文毓很努力的做一个好天王。

    宇文护开始没有把宇文毓看在眼里,在岐州时,鞭长莫及,宇文护还有些担心,但,现在就在眼皮底下,还不是如来佛手掌里的孙猴子。

    但,时间长了之后,在宇文毓兢兢业业的治理下,北周日益壮大,在大臣中、在民众中,宇文毓的声望越来越盛,这就让宇文护有些担心了。

    武成元年(559年),宇文护上表:还政于王。

    或许,这是以退为进的招,认为宇文毓不会真的让他还政,以此来激宇文毓一下,让宇文毓明白,在这个朝堂上,还是他拿主动权的;亦或许,朝堂中,让宇文护交权已经成了风气,迫于压力,宇文护不得不交权。

    不管是哪种原因,宇文护说出还政于王,这面宇文毓就顺势拿了宇文护的权,不过,军国大事仍然委托于宇文护,这是因为,从宇文泰担任丞相时起,就设立了左右十二军,由丞相府统管。宇文泰去世后,左右十二军都受宇文护节制,凡是军队的征调,没有宇文护的手令就不能行动。

    关于这点,不知宇文毓有没有埋怨过自己的父亲呢。

    同年(559年)八月十四日,宇文毓以称王不足以威天下,改称皇帝,追尊父亲宇文泰为文皇帝,大赦天下,年号武成。

    称了帝,各国也得到了消息,纷纷送去贺礼。

    宇文毓收回了一些权力,很是高兴,踅摸着,怎么再收回关键的军事大权,而宇文护也在踅摸着,宇文毓已经越来越不听从宇文护了,宇文护要的可不是个不听话的皇帝。

    武成二年(560年)三月,天气已经转暖,宇文毓请焜昱国到大周,讨论商贸合作的事情,这样的事情,自然是又落到了泫、江毋、茹梁三人组的头上。现在甯承也将甯昤的工作,接过去了一大半,甯昤越来越无事可干,有这样的机会,甯昤化妆成泫的侍从,坚决凑了进来。

    这次统领将士的是如罗怿,甯承可是逮着了,抓着如罗怿让带这带那的。

    如罗怿写着写着便不耐烦了:

    “带这么多,干脆你自己去好了。”

    甯承叹口气: